看英文版經濟日報,知道倫敦有一群年輕人在為當地閱讀風氣與日劇降的現象賣命,覺得非常感動。這個叫做Choose What You Read 的組織,名副其實希望讀者能自己選擇要看的文字,而不是因為惰性,有人把報紙丟在妳面前就毫不吝嗇的去看它。Choose What You Read 擺明跟倫敦地鐵派發的Metro 晚報過不去 - “因為Metro只會逼使妳看一些跟自己毫無關係的明星八卦,喜歡宣揚暴力,色情,或倫常家庭慘劇”Claire Wilson 說。漸漸地 漸漸地 每個人看的都是這份晚報,乘客開始失去了自主權,看書的人更明顯地少了。
有鑑於此, Claire Wilson 成立了Choose What You Read,實行 “Donated by the Public for the Public”-用大眾捐出的書籍,在各大地鐵站免費派發,唯一的條件是鼓勵大家看完之後歸還。這個沒有指定還書日期的流動圖書館,希望做到書本能夠不停地在倫敦市內自由運轉的效果,因此在每本書內都有張小卡片,紀錄每一個讀者的姓名資料。
我在想,香港實在太需要這個東西了。然而,這種和巴黎以一歐元就可以租用一小時到處騎的Velib 腳踏車同出一轍的,靠著信用兩字維持的系統,在一個中國人的社會裡,可行嗎? (注:在我寫完這篇文章後幾天,竟發現台北市已出現這種自助式的腳踏車租借服務!還有待我去研究考察)在閱讀風氣慘淡的香港, 又會有人“幫襯”嗎?
還請各位有心的香港人告訴我。